冬奧會火炬
WINTER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倒計時一周年的活動上,北京冬奧會火炬首次亮相!
火炬的整體外觀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主火炬塔形態相呼應。火炬以祥云紋樣“打底”,自下而上從祥云紋樣逐漸過渡到剪紙風格的雪花圖案,旋轉上升,如絲帶飄舞,體現了藝術設計與科技創新的完美融合。
01
首次采用碳纖維
火炬通常是采用傳統金屬材質制成,包括夏季奧運會火炬,但2022年的冬奧火炬的外殼卻采用了重量輕的耐高溫碳纖維材料及復合材料制作而成,火炬燃燒罐也以碳纖維材質為主,具有“輕、固、美”的特點。
北京冬奧會火炬
北京冬殘奧會火炬
02
破解多個技術瓶頸
為了能夠將碳纖維復材用于火炬,經過多方協同的努力,成功解決了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極端條件下的應用瓶頸,實現了火炬外殼在高于800℃的氫氣燃燒環境中正常使用,破解了火炬外殼在1000℃高溫制備過程中起泡、開裂等難題。
03
以氫為燃料,攻克難題
北京冬奧會秉承著“綠色辦奧”的理念,在火炬燃料的選擇上采用了清潔環保的氫能燃料。
在火炬的研究過程中總是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但經過研究團隊的不懈努力,最后成功解決火焰顏色與穩定性、高壓儲氫,氫能安全利用等多項技術難題。
火焰安全可靠性高,可抗風10級,可在極寒天氣中使用,減壓比高達幾百倍。在解決復雜難題的同時,兼顧了輕量化小型化外形匹配要求。
運動服飾裝備
WINTER
無論哪種運動,一身合適的運動服對于運動員尤為重要,在某種程度上還能提高運動員的成績。
01
速滑競賽服
短道速滑作為冬奧會上的正式項目,一直都備受矚目。速滑競賽服會在大腿的部位選擇一種比普通纖維彈性強數十倍的橡膠材料,可以最大程度減少體力消耗;在右胯部的位置,則是會采用一種合成纖維,可有效減少摩擦力;而為了較少空氣阻力,速滑競賽服的手腳處使用了蜂窩樣式的聚氨酯材料,這些材料的選擇都是為了最大限度提高運動員成績。
02
滑雪頭盔
滑雪是一項極具觀賞性的滑雪運動,將速度與技巧有機結合,運動員要在高聳的雪山陡坡上完成快速滑降和回轉動作。
運動員滑雪時,頭部會發出大量的熱量,需要佩戴透氣保暖的頭盔。滑雪頭盔外殼材質主要是PC(聚碳酸酯)和ABS(工程塑料的一種)兩種,內殼一般為高密度發泡材料,能在頭部受到撞擊后起到最佳的緩沖作用。
新型減震器
WINTER
對于雪上運動而言,如果在運動員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影響成績的因素除了裝備所用的材料,還有一個原因是震動。
震動可能會導致雪橇底面彈離雪面,從而降低了運動員的控制性和反應性,限制了滑速。所以在滑雪賽事上需要通過減震技術使雪橇緊貼雪面,從而增加運動員的反應性、控制性和速度。減震技術的核心就是通過減震器的耗能特性,來減少震動能量的傳遞。
一般來說減震器通常都是采用橡膠制作,因此減震效果極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溫度越低,橡膠越冷、越硬,減震效果也就越差。
為此,帝斯曼集團發明了一種新型的減震器,采用了一款特殊的熱塑性彈性體,即結合了塑料的可塑性和橡膠的高彈性的高分子材料代替橡膠制作而成,可以將雪橇的震動系數降低40%,并且在-30℃~-10℃的溫度變化范圍內保持恒定。
建筑材料
WINTER
玻璃可以作為新能源材料,應用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和張家口冬奧會配套設施改造項目。這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總工程師彭壽帶領團隊自主開發出的碲化鎘發電玻璃,具有弱光性能好、抗衰減等特點,是適用于光伏建筑一體化的理想材料。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項目建設中,碲化鎘發電玻璃分別應用于國家速滑館和張家口冬奧會場館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在綠色辦奧的目標下,發電玻璃的應用既滿足了功能性要求,同時還兼具經濟性和藝術性。為未來光伏產品的應用模式、應用場景提供了新思路。
彭壽表示,作為材料的創造者和創新者,要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在材料領域作出自己的貢獻。“碲化鎘發電玻璃不僅具有建筑材料的特性,而且能夠發電,是新型綠色環保建筑材料,目前在全國已有多個應用碲化鎘發電玻璃的光伏建筑一體化示范項目。通過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的建設應用,碲化鎘發電玻璃將成為綠色和科技辦奧交匯的創新點。”